永恒中文网 > 国语文学史 > 第一章 盛唐

第一章 盛唐

推荐阅读:孙子兵法三十六计陆陇其家训译注酸甜苦辣咸大杂烩美学漫步老古董人物志译注古琴疏中麓画品

一秒记住【永恒中文网 www.yh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中國分裂了四百年,隋朝統一南北;不到三十年,大亂又起,中國又分裂了十餘年;直到唐太宗平定了各地割據的小國,中國方才又得統一。唐朝前後三百年間,雖有小亂,都不長久;統一的日子長久,故文化也有從容發展的機會。唐朝的文學因為有統一國家的科舉政策的提倡,故也很發達。最重要的是散文與詩兩項:韓愈、柳宗元的散文規定了後來一千多年的“古文”的正宗體裁;開元、天寶的幾個詩人也範圍了一千多年的詩家。此外,還有唐朝晚年的“詞”也替後來的韻文打開了一個新世界。因為有這三項————詩,“古文”,詞————故在古體文學史上,唐朝一代的文學就很像高不可及了。

    但唐朝三百多年雖是古體文學史上一個黃金時代,卻也是白話文學的一個發達時期。這個時期,我們可以說是白話侵入古體文學的時期,又可以說是文學的“白話化”的時期,漢、魏、六朝的平民文學,到了隋、唐時代,很受文學家的崇拜。唐人極力模仿古樂府,後來竟獨立作新樂府。古樂府裡有價值的部分全是平民文學;故模仿古樂府的人自然逃不了平民文學的影響。這是“白話化”的一個原因。樂府中的小品,如《子夜歌》之類,本是民間平常歌唱的東西;後來唐人的五言二韻與七言二韻的“絕句”,即是從這種小品樂府裡演化出來的。我們看唐朝詩人“旗亭畫壁”的故事,用歌妓所歌的多少來定詩人的優劣(此事見《集異記》),而所歌的都是這種絕句;因此可見這種詩與民間歌曲的關係。這種簡短的小品來自民間,行在民間,是不適宜於貴族文體的,是不能不用白話的。所以唐人的絕句,十分之八九是白話的,這是“白話化”的又一個原因。

    唐朝一代的民間文學不幸都不傳了。但是這也不足為奇。唐朝最重詩人,有許多明是民間的無名作品,後來都歸到幾個有名的詩人身上去了。如李白集子裡的《襄陽曲》,便是一例。又有許多民間文學,被詩人拿去修飾一番,就成了詩人的作品了;如劉禹錫的《竹枝》,便是最明顯的例。故我們可以說,唐朝的民間文學雖然不傳,但民間文學的精采都已被吸收在許多詩人的作品裡。唐朝韻文的最有價值的部分乃是“平民”與“白話化”了的文學。

    向來論唐詩的,有一種四分法,把唐朝分作初、盛、中、晚,四個時期:

    初唐,約西曆620——700。

    盛唐,約西曆700——750。

    中唐,約西曆750——850。

    晚唐,約西曆850以後,直到五代。

    他們極力推崇盛唐,以為初唐不過是個盛唐的結胎時期,中唐是衰落時期,晚唐更衰了。

    但是我們從國語文學史上看起來,我們的結論恰和他們相反,這四個時期正可以代表唐朝國語文學發達史上的四個時期。

    初唐,貴族文學的時期。平民文學不占勢力。

    盛唐,文學開始白話化的時期。

    中唐,白話文學風行的時期。

    晚唐至五代,白話文學大盛的時期。

    這幾句話未免駭人聽聞,讓我慢慢的解釋出來。

    隋朝用文學考試士子,而當時帝王大臣提倡的文學乃是南北朝的貴族文學。唐初仍舊是這種貴族文學盛行的時期,仍舊是沈約、徐陵、庾信一班人的文學的餘波。我們看當時所謂“上官體”與“初唐四傑”的文學(參看謝無量《中國大文學史》卷六,第一至第三章)。可以看出這個時代的文學的貴族性與廟堂性(謝君誤把寒山、拾得歸入初唐,乃是承舊說之誤。寒山、拾得決不會產生在這個時代。考見下)。

    但是第二個時代的文學,便大不同了。這時代的大詩人如王維、孟浩然都是能賞識自然界的真美的;如李白、杜甫都是能賞識平民的文學的。自然的美是不能用廟堂文體來描寫的;故王、孟的詩,凡是好的,都是白話的。如王維的《鹿柴》: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又如他的《終南別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王、孟的五言律詩的好處,正因為他們能用白話來描寫天然的情景。李白的詩裡,用白話的更多了。他最得力於南北朝民間的樂府,故他的樂府簡直是平民文學。如他的《橫江》詞:

    人道橫江好,儂道橫江惡。一風三日吹倒山,白浪高於瓦官閣。

    海潮南去過潯陽,牛渚由來險馬當。橫江欲渡風波惡,一水牽愁萬里長。

    又如他的《白鼻?》:

    銀鞍《白鼻?》,綠地障泥錦。細雨春風花落時,揮鞭真就胡姬飲。

    又如他的《長干行》

    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十五始展眉,願同塵與灰。……。十六君遠行,瞿塘滟澦堆。五月不可觸,猿聲天上哀。門前舊行跡,一一生綠苔。苔深不能掃,落葉秋風早。八月蝴蝶來,雙飛西園草。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顏老。早晚下三巴,預將書報家。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

    又如他的《長相思》:

    美人在時花滿堂,美人去後餘空床。床中繡被卷不寢,至今三載猶聞香。香亦竟不滅,人亦竟不來!相思黃葉落,白露點青苔。

    這種意境與技術,都和平民文學很接近。

    杜甫是唐朝的第一個大詩人,這是我們都可以承認的。但杜甫的好處,都在那些白話化了的詩裡,這也是無可疑的。杜甫是一個平民的詩人,因為他最能描寫平民的生活與痛苦。但平民的生活與痛苦也不是貴族文學寫得出的,故杜甫的詩不能不用白話。我們看他的《新安吏》:

    客行新安道,喧呼聞點兵。借回新安吏,縣小更無丁。府帖昨夜下,次選中男行。中男絕短小,何以守王城!肥男有母送,瘦男獨伶俜。白水暮東流,青山猶哭聲。莫自使眼枯,收汝淚縱橫。眼枯即見骨,天地終無情!

    這種情景,只須老老實實的寫去,自然成白話文學了。同這首詩同類的,如《潼關吏》、《石壕吏》、《新婚別》、《垂老別》、《羌村》,我不用多引了。他的《自京赴奉先》詠懷一篇,中間罵皇帝“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撻其夫家,聚劍貢城闕”;又罵費族“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最後寫他自己的境遇:

    ……老妻寄異縣,十口隔風雪。誰能久不顧,庶往共饑渴。入門聞號咷,幼子饑已卒。吾寧舍一哀?裡卷亦嗚咽。所愧為人父,無食致夭折。

    這種寫法,雖然樸素,但何等動人!又如他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度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沈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歎息。

    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蹋裡裂。床頭屋漏無乾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這種平民文學只有經過這種平民生活的詩人能描寫的清楚親切。杜甫很有一點滑稽風味,如這首詩便是一個例;因為哭聲裡藏著一雙含淚的笑眼,故是詩人的詩,不是貧兒訴苦。此外如《逼仄行》、《醉時歌》都有這種意味。

    杜甫的白話詩太多了,我不能多引,現在再引幾首絕句罷。

    二月六夜春水生,門前小灘渾欲平。鸕鷀?鶒莫漫喜,吾與汝曹俱眼明。

    一夜水高二尺強,數目不可更禁當。南市津頭有船賣,無錢即買系籬旁。(《春水生》二絕)

    手種桃李非無主,野老墻低還似家。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

    熟知茅齋絕低小。江上燕子故來頻;衡泥點污琴書內,更接飛蟲打著人。

    二月已破三月來,漸老逢春能幾回?莫思身外無窮事,且盡生前有限杯。

    腸斷江春欲盡頭,杖藜徐步立芳洲。顛狂柳絮隨風舞,輕薄桃花逐水流。

    糝徑楊花鋪白毡,點溪荷葉疊青錢。竹根雉子無人見,沙上凫雛傍母眠。(《絕句漫興》九之五)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矯鶯恰恰啼。(《江畔獨步尋花》七之一)

    這種純樸的美,真是白話的上品。我再引一首極有趣的小詩:

    謾道春來好,狂風大放顛,吹花隨水去,翻卻釣魚船。

    他不說大風把船翻了,偏要說那些花朵被風吹去把船撞翻了。這是絕妙的風趣。

    以上說盛唐的詩是白話化了的詩。不但王、孟、李、杜可以舉來作例,其實盛唐的詩人如鄭虔、元結、韋應物之類,都可引來作證。可惜我們現在不能多舉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