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中文网 > 笠山农场 >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一章

推荐阅读:薇蕨集母亲旷野的呼喊犹及编开市大吉轮盘犯罪本能福尔摩斯大失败中国侦探罗师福天真的幽默家

一秒记住【永恒中文网 www.yh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两年以后。

    有一天黄顺祥赶了三四只水牛进山,他预备把这些牲口放在里面去。牛走得很慢,还不时停下来闻闻路边的野草,有时则啃一两口。他并不去驱赶,任由它们挨挨蹭蹭地走,反正没有事情亟待赶做,乐得逍遥一下。这时他的心情是轻松的,那良善的微笑又在口角边推了出来。

    时在农历二月之末,东风骀荡,山花又在不同地方开着,千红万紫,竞艳争妍;蒲公英在路底下也向着温馨明媚的阳光轻轻点着头,娇姿楚楚;空气清香;小鸟在枝头啁啾鸣唱;山野笼罩在轻淡的紫霭中,好似少妇新浴,娇羞满面,含情脉脉。

    春天又装好一个锦绣江山,一面让宇宙万物都有一个壮健、完美和快乐的生命,一面把那些属于过去的、陈旧的、落后的、凋枯的、破败的、丑恶的、不健康的、阴暗的、统统扫进于时间和忘却的黑暗的深渊里,永远不再出来。

    一群男女工人在笠山之南的山坡上种树造林,他们是一帮矫健快活的年轻人,一边做活,一边谈话和微笑,那咿咿嗡嗡的声浪,在路上就听得很清楚。时不时还可以看见举在空中的金属器具映着日光时一闪一闪的山锄。

    黄顺祥用手在额上遮住阳光,抬头向山坡望望。

    “三十个人是有的,”他和自己这样说,“他们做得多么快活呀!”

    他一边走,一边替他们估计明天可以种到什么地方。这时他们已走到一面又迂回又急陡的坡坂了。他慢慢地把牛驱上去。

    忽然一阵悠扬的歌声,随风送到他的耳朵:

    磨刀河滩水满堤,笠儿山下草萋萋;

    农场旧恨无人问,只有菅花满处飞!

    黄顺祥机械地又抬起眼睛,但一排菅草却把他的视线挡住了。

    ————阿康的嗓子还是这样好呢!他想。

    记得他还是前年在农场听过他唱的,自农场更换了主人以后,他便很少去过,所以便无从再欣赏他的歌喉了,如今重听歌声,不禁使他发生今昔之感。

    他把牛只驱到里面,便解下牛角上的绳子让它们自去,自己反身出来,出到山峡口,他舍路绕了山脚走着。沿着山脚这里那里有一小块梯形田垄。在干燥期间,这些山田是不种东西的,还有去年留下的稻头。在一块山田里,他迈开了大腿由上段田垄跨落下段田垄,他跨落下来,才发觉自己几乎是由一个倚坐在田塍下面的人头上跨过,他连忙转身来看。原来是他们的老邻居饶新华背靠田塍坐在那里,田塍高齐脑袋,所以不小心便不易看见。老头儿闭着眼睛,口微微张开,两手垂着,不动一动,春阳由正面直照在他那没有肉的脸孔和身上,几只苍蝇便在那半开的嘴里爬进爬出。

    起初,黄顺祥以为老头儿在这里晒太阳,晒得舒畅,现在便睡着了。但立刻他就拋开了这种想法,怀着疑心弯下身来仔细察视,这才发觉老头儿已经没有鼻息了,还有一点什么气味由鼻孔嘴里发出来,苍蝇便绕他飞上飞下,不肯离开。

    饶新华死了!

    黄顺祥这一惊非同小可,一时间像生了根似的呆在那里,连喊叫也忘记了。

    呆了好大一刻,他才定转神来,然后这才又发觉原来在老头儿身边不远的地方还有一只狗————秃尾!秃尾和他是认识的,此时它恰如穷途遇救一般向他亲热地走来,一边不住摆动它那只有一寸多一点的尾巴,嘴里发出唏唏的哀声,仿佛在悲哭主人的死。狗非常瘦,身上有一块已经脱尽了毛,牙齿也几乎掉光了,它动一下,抖颤一下,走一步,踉跄一下。这哪儿还像个狗呢?简直就是一头怪物罢了。黄顺祥受了很大的感动,不觉弯腰轻轻拍了拍秃尾的脑袋。

    饶新华死了!

    默默地看着他的老邻居,想了一会儿心事。

    在他脑袋上,那无偏私的太阳明晃晃地照着,把宝色的光辉大海洋似的掩盖了大地和山野,梯田四周,那些野生的不知名的山花,红白相映,向着暖和的春风翩翩起舞。斑鸠在竹梢山坳咕咕咕地有节奏地叫着,由两个地方互相唱答,春天是它们下蛋孵子的时候,它们要在这季节里把子孙延续下去。这是生的季节,繁殖成长和化育的季节。

    黄顺祥往四下里看了看,却不见一个人影,只听见那群工人在远处的幽细隐微的声音。他让老头儿依旧不动地靠在那里,反身回家。到了家里马上派人赶往草桥送信。三个小时后,福全和丁全兄弟两个在暮色苍茫里仓皇赶到了。

    第二天,由不多几个人做成的行列把老头儿送上山头。行列静穆,听不见哭声。经过村子时,人们呆呆地看着,偶尔也有人低低地说:“饶新华死了!那老酒鬼死了!”却没有一个小孩子因此而想起那只童谣。看来那童谣也将随着老头儿一同长埋地下了。

    黄顺祥送葬回来,坐在檐下的阶石上一个人一声不响地抽着旱烟。他的表情凄寂,有点心魂不定的样子。山寮的日子是闲寂的,粉红色的阳光躺在他的脚边。

    他默默地慢慢地抽着,烟在烟斗里嗤嗤地低唱,仿佛不耐周遭的沉寂。

    他在想着那已死的老人饶新华。老头儿的住处和他只隔着一个小山嘴,已是二十多年的老邻居了。他很熟识他的为人————一个虽有点荒诞狂妄却是心地清白安分守己的人。他又知道他的一部生活史。想不到一个人便这样完结了,像一个叫花子似的倒下来;更想不到那条秃尾母狗也在昨天突然地死去了。人和狗都死得这样凄惨!

    他在那里不知坐了多少时间才起身走到庭中,仍把烟管推上颈脖。他仰起头往屋后向南那面山坡上望望。这便是前几年致平和胡捷云初次遇见淑华和琼妹的那块山坡,当时她们二人在那上面种番薯。此刻那群工人在这山坡上面种树。时不时由那里一阵又一阵地爆发出大声的欢笑和呼啸。

    “什么,都种到这里来了!”

    黄顺祥心里这样说。工人工作之快稍使他感到意外。

    他望了一会儿,正想翻身入屋,却有一个人由南面那条小径蹒蹒跚跚地走来。那人肩上背着一把黑布伞,伞端挽着一只包袱,像走江湖卖膏药的郎中。黄顺祥轻轻皱了下眉头。

    “国干哥。”他向那人招呼。

    那人走到庭中————正是冯国干。

    “你是?”

    冯国干想了一下,但终于想不起对方的名字来。

    “国干哥,”黄顺祥又说,“你往哪里去?”

    “往笠山去。”

    “笠山?你是不是找农场刘少兴哥?”

    “正是少兴哥!”

    “他不在这里了。”

    “他回下庄去了吗?那不要紧,我可以等他。”

    “他不再回来了,他把笠山卖了!”

    “什么?”鼻下的山羊须簌簌地动了起来,“你是说少兴哥把笠山卖了吗?”

    他说着眼睛盯着对方的脸孔死看,好像一时还容纳不下这思想。

    “你还不知道吗?”

    “他为什么要卖?不是干得蛮好的吗?”

    “就是不好呢!”

    “不好?”

    冯国干慢慢咀嚼这两个字,沉思一下,才又开口:“怎么不好?人不平顺是不是?他那屋场不好嘛!”他想起当年刘少兴不听他的话,不胜感慨。

    “倒不是因为人不平顺,国干哥。”黄顺祥有点好笑,“是他的咖啡不平顺哪!”

    “咖啡?”显然冯国干有些手脚失措,“他的咖啡怎样了?”

    “全死光喽!”

    “哦!”

    这就大大地超出他意想之外了。

    “不过这也和屋场有关系的,”缄默片刻之后,他又说,“他的屋场阳气太盛,终是不利。”

    “屋里喝杯茶吧?”

    黄顺祥见已无什么可说,便想进屋。

    “不了。少兴哥几时脱手的?”

    “去年秋天。”

    “现在的头家哪里人?”

    “他的本家刘阿五,还有一个外处人,说是刘阿五生意上的朋友;他两人合股买下笠山。”

    “他们种什么?不是咖啡?”

    “不!他们种树。”

    “什么树?”

    “什么树都种:相思、胡乔、船底树、铁刀木。”黄顺祥向山坡上努努嘴,“你看见么,那些种树的工人就是。”

    对方仰脸往山坡上看。他的眼睛已不大灵活了,却也看出那上面密密排排的一大群工人,看上去这里蓝一块那里白一块,也有红赤和灰色的,都在活动着。

    “哦,很多工人呢!”冯国干说。

    “屋里喝杯茶吧!”

    黄顺祥又想溜开。

    “不用了。”冯国干迈开步子,“我还要进去,我一定要告诉他们那屋场必须放低点,必须这样才好。”

    他说着径自去了。

    黄顺祥看看他那摇头摆尾的后姿,无可奈何地摇摇头。

    “这人什么时候清醒呢!”

    那山坡上工人们的谈话声听得更清楚了。

    黄顺祥又朝那里望了望,然后转身进屋。

    阿康的山歌又在背后唱起来了:

    如今农场又换名,磨刀不听旧时声;

    工人半是初相识,只解山歌唱太平。

    莫向人前旧事提。笠山谁复说咖啡?

    山鸟不管人间事,犹向农场深处啼。

    ……